什麼是印度阿育吠陀 Ayurveda?
- Sanmujii
- 3月27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已更新:3月27日

「阿育吠陀」梵文寫成 आयुर्वेद ,轉譯成英文 Ayurveda ,是由兩個梵文字組成: Ayur 代表「生命」、 Veda 代表「智慧」,阿育吠陀意即「生命的知識」。
阿育吠陀為印度傳統醫學,起源於至五千多年前的古印度吠陀時代,後並列世界四大醫學體系(中醫、西醫、藏醫、阿育吠陀醫學)之一。在重要的印度醫學典籍《妙聞本集》中,分為八個分支:內科、外科、耳鼻喉及眼部疾病、毒物學、精神科、兒科、老年及延緩老化學、生育學,將人體的疾病、症狀分門別類,為印度醫學的開展扎下穩固的根基。
簡單一點去理解,可以把阿育吠陀理解為中醫,中醫涉及天地五行和四季變換,依照什麼季節該吃什麼樣的食物,或哪種藥材、食材有哪些屬性,這些知識和技術都是幾千年的累積、淬煉而來。
但阿育吠陀是一個廣泛的體系,不僅是醫學,更包括哲學、瑜珈、冥想、宗教、按摩、占星、飲食、生活方式等,這些知識落實於生活大小層面,成為流淌在印度人血脈中的生活信念。
並且它的保健方法簡單,用料也取得方便,例如阿育吠陀按摩用的芝麻油,是印度人家裡的煮飯基本用油,或者藥材會使用的辛香料、藥草,在生活中可能只是一杯暖身的薑茶,卻又能調理身體。阿育吠陀的療法與廚房關係密不可分,食療就是日常保養的第一步。
Comments